流連博物館,感受中華文化迷人魅力
“五一”假期,江蘇各大博物館為公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活動,手工體驗、創(chuàng)意市集、主題研學、歌舞表演等吸引了眾多游客。(5月2日《新華日報》)
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文化之“餡”,是最動人的文化風景。“五一”假期,江蘇不少博物館舉辦了以“勞動”為主題的活動,增添了實踐性。在鎮(zhèn)江博物館繪制銀器浮雕畫,在中國海鹽博物館制作陶器,在揚州博物館編織手提籃……游客的參與感得到了極大增強,博物館的吸引力也隨之上升。
文物承載燦爛文明,傳承歷史文化,維系民族精神,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,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(yǎng)。中華文化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最深厚的源泉,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。文化只有得到欣賞與運用,才有時代價值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讓文物說話,讓歷史說話,讓文化說話。系統(tǒng)梳理傳統(tǒng)文化資源,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、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、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。如今,博物館創(chuàng)意市集已經成為假期文化交流、藝術展示和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。歷經歲月淘洗,文化瑰寶沒有封存于櫥窗,而是在傳承中煥彩出新,展現(xiàn)出蓬勃生命力。
源頭活水,潤澤千年。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、與現(xiàn)代社會相協(xié)調,以人們喜聞樂見、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,把跨越時空、超越國度、富有永恒魅力、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,把繼承傳統(tǒng)優(yōu)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、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(chuàng)新成果傳播出去。要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,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,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、骨氣、底氣。
國家之魂,文以化之,文以鑄之。對一些革命文物而言,我們更要強化其教育功能,使其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(yǎng)。圍繞革命、建設、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、重大節(jié)點,研究確定一批重要標識地,講好黨的故事、革命的故事、英雄的故事,彰顯時代特色,使之成為教育人、激勵人、塑造人的大學校。要設計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的教育活動,建設富有特色的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,引導他們從小在心里樹立紅色理想。
中華文明源遠流長,文化自信,是更基礎、更廣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征途漫漫,文以化人。讓我們多多流連博物館,感受中華文化迷人魅力。(金勝)
責任編輯:王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