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网址在线观看,丁香六月久久,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,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第35

首頁 專題新聞 本地專題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新聞

【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】“雷鋒精神”永不褪色的時代召喚

2019-03-05 21:28 來源:無線淮安

“學習雷鋒好榜樣,艱苦樸素永不忘。”歌聲蕩漾中,我們即將迎來第56個“學雷鋒紀念日”。1963年3月5日,毛澤東向全國發(fā)出了“向雷鋒同志學習”的號召,時光如梭,半個多世紀過去了,雷鋒精神猶如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,不僅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湮滅,反而在新時代里,依然散發(fā)著璀璨的光芒。雷鋒精神,人人可學,處處可為,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。“黨員爸媽”、“雷鋒小使者”、青年志愿服務團隊……在我們的身邊,一個個暖心的身影,無時無刻不在詮釋著雷鋒精神的真諦,溫暖的淮水岸,雷鋒精神處處閃爍。

黨員爸媽:結對幫扶 愛心援助

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。”這是雷鋒的經典語錄,它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鋒精神,人人可學;奉獻愛心,處處可為”的新時代“雷鋒精神”一脈相承。在荷鄉(xiāng)金湖,有這樣一群黨員,他們在雷鋒精神的熏陶下成長,受助于社會,并反哺給社會。他們志愿成為孤殘兒童的爸爸媽媽,用愛心照亮了孩子們的心房。

“恭喜啊,母子平安……”伴隨著一陣陣啼哭聲,產婦海艷被推出了產房。醒來后,她的第一句話便是,“媽媽謝謝你,陪我度過了難關。”回想起“女兒”海艷生產時的情景,“媽媽”應志美仍然心有余悸。“孩子臨產之前幾天,我緊張的幾夜沒睡好,千叮嚀萬囑咐醫(yī)生要好好照料女兒,好在孩子安全度過了難關。”應志美是一位特殊的“黨員媽媽”,海艷則是她結對幫扶的“女兒”,她們的故事,還要從九年前講起……

2010年,金湖縣啟動“黨員爸媽”愛心援助行動,應志美成為了第一批“黨員爸媽”。在海艷17歲的時候,應志美就和她結了對,第一次看到海艷,是在“黨員爸媽”活動的啟動儀式上,應志美試探著問海艷父母的情況,但海艷的回答讓她心里一緊。原來,海艷從小是個棄嬰,被人領養(yǎng),和她相依為命的奶奶離世后,海艷失去了最后一位親人。剛結對時,海艷還很認生,不愿意和她接觸,應志美知道,孩子是很難接受這個突然出現的“媽媽”的。

17歲正是需要引導的年紀,有些話說不出口,應志美就通過寫信的方式和海艷溝通,慢慢地,海艷開始和應媽媽熟悉了起來。后來,海艷住校,應志美放心不下,就天天去給她送飯;海艷的成績不太理想,應志美就想辦法督促海艷學習。在應媽媽的悉心照顧和真心感召下,海艷的心扉終于被打開,從應阿姨改口叫她為“媽媽”,這樣的轉變,讓應志美覺得十分暖心。“我們小的時候,父母就教導我們要學習雷鋒,那個時候我們都把雷鋒的貼畫貼在本子上。”年少時的這些經歷讓應志美感觸頗深,有時,一些細小的善舉就能給別人的人生帶來積極影響,她要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。前幾天,應志美參加了孫子的百日宴,今年57歲的她已經從一位黨員媽媽變成了一位黨員奶奶。

不久前,中央宣傳部、中央文明辦、全國總工會、共青團中央、全國婦聯等16個單位聯合評選的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“四個100”先進典型名單揭曉,金湖縣“黨員爸媽”愛心援助行動榮獲2018年學雷鋒志愿服務“四個100”先進典型“最佳志愿服務項目”稱號。金湖縣委組織部黨員教育管理科科長吳曉林告訴記者,自活動啟動以來,該縣從1200多名黨員志愿者中選出274名,擔任孤殘兒童的“黨員爸媽”,定期新增結對,形成長效機制。在近9年的時間里,“黨員爸媽”累計向孤殘兒童提供經濟資助750多萬元,走訪慰問6900多人次,集中開展“親子活動”300多場,解決生活難題4600余件。除向結對孤殘兒童予以各種經濟、物質上的援助外,他們還主動為孤殘兒童提供康復醫(yī)療、心理疏導、權益維護等,使孤殘兒童在黨組織和“爸爸”“媽媽”的真情關愛下健康幸福地成長。

志愿青年:集聚能量 溫暖童心

“青春啊,永遠是美好的,可是真正的青春,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,永遠忘我勞動的人,永遠謙虛的人。”雷鋒的一生被定格在了22歲,正是展翅翱翔的青年時光,同樣正值青春年華的淮陰師范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們,正繼承著雷鋒服務奉獻的精神,化所學為所用,幫助更多的留守兒童看到廣闊的世界,雷鋒精神正在他們身上接力傳承著……

2016年暑假,來自淮陰師范學院的大一學生朱凌璇前往湖南省湘西州,加入了支教的行列,為那些父母常年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免費補習。那段時光,晚上備課、白天帶孩子們一起玩耍、學習,和小伙伴們徹夜討論為孩子們準備的活動,那些點點滴滴的記憶片段,總是能帶給朱凌璇和伙伴們帶來最純粹的感動。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學子和孩子們一同仰望星空,度過了一段段難忘的時光。朱凌璇告訴記者,“我們做這件事的初衷很簡單,就是能夠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,也能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。”

短暫的支教時光即將結束前,有個叫娜娜的小女孩執(zhí)意要拉著朱凌璇回家,說有個禮物要送給她,可從教室到女孩的家里很遠,還要翻過一座山。女孩告訴她,那是自己遠在外地的父母送給自己的娃娃,是自己最珍貴的東西,一定要給朱凌璇帶著。走到半山腰時下起了雨,想到沒辦法把自己的娃娃送給老師,女孩急得哭了出來,看著流淚的孩子,朱凌璇心里很受感動,沒想到自己的短暫支教,對孩子而言竟然那么的重要。從那時起,朱凌璇便暗下決心,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。“在我看來,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就是盡我自己最大的努力,用我所學到的知識,去幫助這些留守兒童。我是一名師范生,未來我將成為一名老師,帶領更多的孩子去探索知識的海洋。”朱凌璇這樣說道。

雷鋒小隊 :娃娃抓起 點滴做起

踐行雷鋒精神并不需要做驚天動地的事,只需要我們行動起來,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,就能讓雷鋒精神照亮我們的心田。有這樣一群“雷鋒使者”,他們從點滴做起,去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,他們走出校門,撿起地上的垃圾,美化城市環(huán)境;他們關愛同學,積極幫助身邊有困難的朋友;他們從自己做起,勤儉節(jié)約、勇于奉獻。他們,就是承德路小學的“小雷鋒”們。

“我們之前在一個班,都是非常好的朋友。”承德路小學四年級的田康政、張家赫、王玥文之間有一段特別的小故事。兩年前,田康政在樓梯上不慎滑倒,導致右手大拇指骨折,一兩個月都不方便活動。然而學習不能耽擱,為了幫助田康政順利度過恢復期,小伙伴們動起了腦筋——寫字有困難,王玥文就幫他抄筆記;上廁所不方便,張家赫就陪他一起去……田康政覺得,有這樣的同學,很有愛。

去年,王玥文參加了學校組織的“雷鋒小隊”,平時看到校園里有垃圾,她都會主動撿起,每次班級值日,她也總是沖在最前面。談到幫助別人,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,這個說自己覺得心里有一片陽光照了進來,那個說心里像吃了蜜一樣。

“雷鋒小隊”指導教師余紅告訴記者,“要想讓‘雷鋒精神’永駐校園,就要在孩子們的心里播下友愛、奉獻、互助的種子,讓大家從小知雷鋒、學雷鋒、愛雷鋒。”承德路小學副校長韋云成表示,近年來,通過開展崗位小能手活動和“為你點贊”活動,互相幫助已經在同學之間成為常態(tài),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踐行著雷鋒精神。在他看來,學雷鋒做好事對于小學生而言,就是要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責任意識,讓孩子從小建立社會責任感,“我們要從小告訴孩子們,雷鋒從未離我們遠去,他就在我們身邊……”。

記者:龔逸群 張迪 陳一凡 蔣雪

通訊員:吳洋 朱詩瑤

攝影:王亦 張江華 吳曉林 張樂

責任編輯:值班賬號
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