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明社:一腔教育情懷 一份責任擔當
曹源 陳雄 王鵬程
干過生產隊長、帶過高三畢業(yè)班、當過校長、做過報社總編……揚中市教育局黨委書記顧明社有著豐富的履歷,但是他最喜歡的還是別人稱他一聲“顧老師”。他總說,教師是一個高尚的職業(yè),三尺講臺是神圣的地方,他愿意將自己的才華與熱情奉獻給教育事業(yè)。與顧明社共事過的人這樣描述他:是一個追求卓越永不滿足的人,是一個勤奮敬業(yè)善思敏行的人,是一個樸實正直剛正無私的人。
1977年10月底,已經是民辦教師的顧明社突然聽到恢復高考制度的消息,激動得說不出話來。“我是1975年高中畢業(yè)的,當時大學不招生,于是我回到村里做了生產隊會計、隊長,然后輾轉成了教師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得知有機會參加高考,接受高等教育,確實感到萬分激動。”于是,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之余,顧明社抓緊點滴時間復習迎考。“那時候我兼了三門課,本身復習的時間就很緊。每天把學生的作文批改好,接近夜里9點半,然后開始復習,一復習就到凌晨兩三點……”
經歷了第一屆高考,顧明社更能切身體會到群眾對教育資源的需求與渴望,也讓他對教育公平有著更深刻的理解。他常說,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底線,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須辦好每一所學校,在依法治教、尊重教育規(guī)律的前提下做好高質量的教育。因為出生農村,顧明社清楚地了解農村教育的薄弱,“提高農村學校教學質量關鍵在師資!”在他的推動下,揚中市剛畢業(yè)的師范生就業(yè)原則上不進城區(qū)學校,優(yōu)先保證農村中小學;教師評職稱,農村工作經歷成為“硬性條件”。多年努力下,揚中城鄉(xiāng)學校在教學質量上基本實現(xiàn)了高位均衡的目標。
在顧明社看來,一個行業(yè)作風的好壞,僅有好的制度還不夠,領導干部還必須以身作則。“要讓制度從墻上走下來,從文件夾中走出來。”2006年,教育局出臺了學校公車管理規(guī)定,文件出臺后,顧明社再也沒有碰過公車的方向盤,每天步行或乘公交車上下班,別人看著覺得“寒酸”,他卻自得其樂,說就當是鍛煉身體。
顧明社是一位資深的書法愛好者,走進他的辦公室,仿佛走進了一間書房,墻上掛滿了書法作品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“公生明廉生威”的橫幅,這也是他的座右銘。他常常告誡身邊的人,權力不是個人的私有財產,權力是人民給的,就要用來為人民辦事。2000年前后,正是揚中市教育現(xiàn)代化工程建設熱火朝天的時期,改擴建工程多達20余萬平方米,找上門做工程的單位、個人不計其數(shù),他愣是沒有給一個承包商開過小灶。“建筑工程招標工作的不合法、不按規(guī)定操作,很容易導致領導干部走向腐敗的深淵。”他說,“要在真金白銀上過得了關,要守住內心的方正,就要守住這一底線。”
如今,年過六旬的顧明社又多了一份豁達與淡然。“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才算不負時光。”他笑著對記者說,“自省”和“知足”是兩種難得的品質,善于“自省”的人不會誤入歧途,善于“知足”的人能活得很快樂?;厥淄?,顧明社看到投身了大半輩子的教育事業(yè)發(fā)展得蒸蒸日上,他的內心感到無比滿足。
責任編輯:費菲